1st
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维护规程
一、日常巡检与运行监控
运行状态检查看:检查电动机外壳有无裂纹,地脚螺栓、端盖螺栓是否松动;确认通风口畅通,冷却风扇运行正常,环境无影响电机运行的杂物。
听:监听电动机及轴承是否有异常声响(如碰擦声、嗡嗡声),噪声过大可能预示机械故障或绕组温度过高。
摸:检查电动机外壳、轴承等部位温度是否异常,振动是否过大(振动值应符合标准)。
闻:检查是否有焦糊味(绝缘老化)或油脂挥发气味(轴承漏油)。
问:向操作人员了解电动机运行中是否有异常征兆(如启动困难、转速波动)。
参数监控电流:三相电流平衡时,任一相与平均值偏差不超过10%;电流不得长期超过额定值,否则需查明原因并处理。
电压: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±5%,频率变化不超过±1%,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5%。
温升:环境温度≤40℃时,电动机*高允许温升需符合标准(如F级绝缘温升≤105K);环境温度>40℃时,温升限值需相应调整。
二、定期维护与保养
清洁与防尘定期清理电动机外壳、风罩、风扇上的灰尘和油污,保持通风良好。
避免水滴、油污进入电动机内部,防止绝缘性能下降。
绝缘电阻检查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绕组绝缘电阻,低压电动机绝缘电阻应>0.5MΩ;若低于此值,需烘干处理。
新安装或长期停用电动机启动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试。
轴承维护润滑:根据转速选择润滑脂填充量(1500r/min以下填满2/3轴承室,1500r/min及以上填满1/2);同一轴承内不得混用不同润滑脂。
检查:定期检查轴承是否漏油、磨损或卡滞,必要时更换轴承。
清洗:每3-6个月用煤油清洗轴承及轴承盖,再用汽油冲洗干净。
紧固件检查定期检查电动机地脚螺栓、端盖螺栓、接线螺栓等是否紧固,防止运行中松动导致振动或损坏。
接地检查定期检查电动机接地装置是否可靠,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标准。
三、专业维护与检修
检修周期小修:每季度一次,包括清洁、紧固、润滑、参数检查等。
大修:每年一次,包括解体检查、定子/转子检修、轴承更换、绝缘处理等。
检修项目定子检修:清扫线圈端部和通风沟污垢,检查铁芯槽楔及线圈紧固情况,更换老化绝缘材料。
转子检修:检查鼠笼条、平衡块及风扇,修复转子线圈或电刷与滑环。
轴承检修:清洗轴承,检查磨损情况,更换损坏轴承。
预防性试验:包括绝缘电阻测试、直流电阻测量、耐压试验等。
启动前检查确认电动机安装牢固,接线正确,绝缘电阻符合要求。
检查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是否正常,手动盘车确认转动灵活无卡涩。
四、故障处理与应急措施
常见故障及处理无法启动:检查电源、熔断器、控制线路、定子绕组及负载情况,排除断路、短路或过载问题。
转速偏低:检查电源电压、接线方式、转子断条或电刷接触情况,调整电压或更换损坏部件。
过热:检查负载、通风、绕组绝缘及轴承润滑,减轻负载或改善冷却条件。
异常振动/噪声:检查转子平衡、轴承磨损、机械松动或气隙不均,重新平衡转子或更换轴承。
应急措施发现异常(如异味、异响、过热)应立即停机,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重新启动。
长期停用电动机启动前需测量绝缘电阻,烘干处理后方可投入运行。
五、维护记录与档案管理
建立电动机维护档案,记录检修周期、项目、更换部件及测试数据。
定期分析维护记录,优化维护计划,提前预防潜在故障。